蜜香藏温情:北京惠蜂田蜜佳人携“戎”光,与蜜意而来!
在健康产业的赛道上,北京惠蜂田蜜佳人的名字,早已不止步于“优质蜂产品”的代名词——这支由退役军人创办、80%高管是退役军官的队伍,始终将军人的忠诚刻进企业基因,把“奉献”二字化作看得见的温暖,锚定军人担当坐标,扛起使命重任,坚定走好奋斗之路。
2008年汶川地震后,北川的土地早已千疮百孔。曾经滋养蜂群的山林满目疮痍,蜂农们望着坍塌的蜂箱、被掩埋的蜜源,那些日夜盼着丰收的眼眸,像被碎石一点点碾碎了光芒,只剩下绝望的黯淡。在这片被地震撕裂的土地上,北京惠蜂田蜜佳人的退役军人团队,带着刻进血脉的“战时速度”毅然逆行。他们踩着废墟碎石,在摇摇欲坠的断壁残垣间,一砖一瓦搭起临时蜂产品加工厂——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,只把暖到心底的实事,干在了蜂农最需要的地方。
他们手里攥着养蜂救助基金,塞进蜂农冷得发颤的掌心,他们蹲在满是泥泞的蜂场,手把手教蜂农新的养殖技术,指尖蹭过的蜂箱,是绝境重生的希望;他们还拍着胸脯立下誓言:“不管市场行情怎么变,咱们的收购价只高不低!”这句朴实的话,像一颗定心丸,让蜂农们重新抬起头,眼里又泛起了光。一位老蜂农后来总提起:“当时觉得天塌了,是他们让我知道,养蜂的手艺还在,日子就还能过好。”,这份“定心丸”,让北川的养蜂产业慢慢复苏,成了灾后百姓增收的“甜蜜希望”。
多年来,北京惠蜂田蜜佳人的足迹扎进了全国各大偏远山区:在青海门源,陕西麟游、甘肃山丹、在四川洪雅、荥经、北川、平武,他们和1600多户蜂农签了长期保价协议,让蜂农不用再担心“好蜜卖不上好价”;一年收购约2000余吨蜂蜜,是给蜂农的最踏实保障;更建起智慧蜂业平台,从蜜源到终端全程可追溯——既让消费者吃得放心,也提升了蜂农养殖技术,真正体现了“利他之心应时刻铭记于心”的使命。
在灾难面前,北京惠蜂田蜜佳人这支“退役军人队伍”始终把军人的使命牢记于心,用军事化标准建好了“应急机制”,从灾情预警到物资投放,每一步都快、准、稳,只为把温暖送到最需要的人身边。
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湖北恩施,第一时间调配物资,把急需的物资送到抗疫一线;2023年甘肃积石山6.2级地震,24小时内,迅速将支援物资装满车,历经2000多公里奔波,成为首批抵达灾区的援助力量。受灾群众激动道:“看到救援物资车开进来那一刻,就像看到了大救星,心里一下子就暖了。”
这份温暖,还藏在日常细碎中。北京惠蜂田蜜佳人设了专项爱心基金,把关怀撒向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的每个角落;给贵州、四川的乡村学校捐教学设备,让山里的孩子能用上崭新的电脑、图书;给无锡、长沙、吉林的癌症患者送蜂胶产品,希望能为他们的康复多添一份力量;更组织退役军人义工队,在23个城市开展“情暖夕阳”活动,用行动把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的善意落到实处。
各地分公司也跟着将这份温暖与关爱往细里做:新疆分公司为特殊智力障碍留守儿童、为昆明儿童福利院,送去书包、文具和生活用品;宁夏分公司在母亲节走进社区,给“抱抱团”的癌症患者送上鲜花和礼品,让每个需要关怀的人都能感受到“被看见”的温暖。
北京惠蜂田蜜佳人,始终坚守初心,不忘使命。未来,依然怀揣这份军人情怀,在公益路上坚定前行——用一罐罐好蜂蜜守护大众健康,用一次次暖心善举温暖社会角落,让这份“甜蜜的大爱”继续传递。而蜂农脸上舒展的笑容、灾区群众接过物资时的热泪、山里孩子捧着新书时的雀跃,便是这份大爱最动人的注脚。
关键词: